邊坡防護網系統主要分為主動防護系統與被動防護系統,了解
邊坡防護網的防護原理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邊坡防護網的結構。
邊坡防護網結構:以直徑不小于8mm的鋼絲繩為主要原材料,其支撐繩鋼絲繩直徑不小于12mm。組成部分:鋼絲繩網、高強度鋼絲格柵網、錨桿、工字鋼柱、上下拉錨繩、消能環、底座及上下支撐繩等部件構成。系統由鋼柱和鋼繩網聯結組合構成一個整體,對所防護的區域形成坡面防護,從而阻止崩塌巖石的下墜,起到邊坡防護的作用。
邊坡防護網的防護原理:將鋼絲繩網覆蓋與山體或安裝在山腳對落石進行攔截?梢缘种聘鞣N自然災害形成的落石,對其進行有效的攔截。防止各類斜坡坡面地質災害和雪崩、岸坡沖刷、爆破飛石、墜物等危害的柔性安全防護系統技術和產品。
SNS邊坡防護網具有柔性好、防護強度強、易鋪展、安裝程序標準化、系統化等優點,能夠將工程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點,其防護區域內可以一定程度地保護巖體的穩固性,產品壽命較長,防護試用壽命可達30-50年之久,并且能夠極好地適應各種復雜的地形地貌,一般不需要針對其施工安裝進行大量的開挖和清坡,減少了輔助工程量,施工干擾小,最大程度保護了原始地貌和植被環境。
邊坡防護網與傳統邊坡防護系統的對比優勢:
傳統的邊坡防護體系常采用漿砌片石擋土墻形式,其防護能力小,曾被戲稱為安慰工程。在施工時要搬運大量的材料,工程進度緩慢、勞動強度大、施工安全度低,使用壽命較短,不能重復利用與修復。因此,不論是對地質災害,還是安裝速度都有著明顯的不足。
現有的邊坡防護系統已被動防護網為例:原材料已鋼絲繩網為主,搬運方便,安裝快速便捷。最重要的特點是柔性好,通過整體防護可以有效的緩解巨大的沖擊力,達到成功攔截的目的。
被動防護網系統的特點:系統的柔性和攔截強度足以吸收和分散傳遞預計的落石沖擊動能,消能環的設計和采用使系統的抗沖擊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與剛性攔截和砌漿擋墻相比:改變了原有施工工藝。使工期和資金得到減少。
主動防護網系統是用以鋼絲繩網為主的各類柔性網覆蓋或包裹在需防護的斜坡或巖石上,以限制坡面巖土體的風化剝落或破壞以及危巖崩塌(加固作用),或者將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圍內運動(圍護作用);其后一功能本質上應歸于被動防護,但在SNS系統中由于其結構形成與起加固作用的主動防護系統相似,仍將其歸入主動防護,并將兩者分別稱為標準主動防護和主-被動防護而加以區別。當主-被動防護系統覆蓋于爆破開挖工作面上時,便形成了防止爆破飛石危害的柔性安全防護系統。
公路兩側經常會看到邊坡防護網的身影,有的公路也會安裝框架護欄網,安裝框架護欄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行人、牛羊誤入公路,影響交通安全。